琴鹤轩为王仪宾题

· 韩雍
承运朝回脱锦衣,瑶琴白鹤两忘机。 弦中一曲成连至,天外数声和靖归。 台榭月明迷素羽,琅玕风动杂金徽。 纷纷尘事浑忘却,歌舞何曾满绣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承运:承受天命,这里指皇帝的命令或使命。(“承”读“chéng”,“运”读“yùn”)
  • 朝回:上朝回来。
  • 锦衣:精美华丽的衣服,此处指官服。(“锦”读“jǐn”)
  • 瑶琴:用玉装饰的琴,泛指精美贵重的乐器。(“瑶”读“yáo”)
  • 白鹤:一种鸟类,常被视为吉祥、高雅的象征。
  • 忘机:消除机巧之心,指淡泊宁静,与世无争。
  • :乐器上用以发声的丝线。
  • 成连:春秋时著名琴师,相传伯牙曾从其学琴。
  • 和靖:北宋诗人林逋,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 台榭:台和榭,泛指楼台等建筑物。(“榭”读“xiè”)
  • 月明:月光明亮。
  • 素羽:白色的羽毛,此处指白鹤。
  • 琅玕:像珠子的美石。(“琅”读“láng”,“玕”读“gān”)
  • 风动:风吹动。
  • 金徽:琴面上标志音位的符号,代指琴。

翻译

接受皇帝命令完成使命后上朝回来便脱去官服,手持瑶琴,伴着白鹤,忘却世俗的机巧之心。 弦中弹奏出的曲子犹如成连的技艺,天外传来几声鸣叫,仿佛是和靖先生的仙鹤归来。 在明月照耀下的楼台亭榭中,白鹤的身影让人着迷,微风吹动的琅玕与琴声相和。 纷纷扰扰的尘世之事全然忘却,那歌舞之声又怎能充满这装饰华美的帷帐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脱离官场纷扰,追求宁静与高雅生活的场景。诗人通过描写主人公朝回后脱下锦衣,与瑶琴白鹤为伴,表现出他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成连和和靖先生,都是与音乐和隐逸生活相关的文化符号,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境。明月下的台榭、飞舞的白鹤、吹动的琅玕和悠扬的琴声,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忘却和对浮华歌舞的不屑,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越。整首诗意境优美,用词精准,富有艺术感染力。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