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老营堡

· 谢榛
严冬塞马来,不意破高垒。 纵有飞将军,仓皇那可恃。 杀气与人烟,相侵惨如此。 树寒啼老鸱,月黑乱新鬼。 亲戚一闻变,竞走霜风里。 宁言积血腥,各认骸骨是。 群号振山颠,万泪迸湍水。 俯身不回顾,忽复黄尘起。 潜伏林谷中,狡黠殊无比。 部落入空壁,屠戮甚羊豕。 劫掳又北驱,哽咽苦千里。 男女不两存,去留见生死。 生者讵得归,死者长已矣。 嗟哉仗钺人,奋烈向朔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塞马:塞外的马,此处指敌军。
  • 高垒:高大的壁垒,指营地的防御工事。
  • 飞将军:此处借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 (shì):依靠。
  • (chī):一种鸟,叫声凄厉。
  • (jù):岂,怎。
  • (yuè):古代兵器,状如大斧,此处指军权。
  • 朔鄙:北方边境。

翻译

严寒的冬天,敌军的马匹袭来,没想到攻破了我们的高大营垒。纵然有像飞将军那般英勇的将领,在这仓皇之际又怎能依靠呢。杀气和人烟相互侵扰,悲惨的情形就是这样。树木寒冷,老鸱啼哭,月黑之夜,新鬼混乱。亲戚一听到变故,争相在霜风中奔逃。怎说那堆积的血腥,各自只认得出亲人的骸骨。众人在山巅号哭,万千泪水迸溅在急流的水中。俯身奔逃不回头,忽然又有黄尘扬起。敌军潜伏在山林谷壑中,狡黠无比。部落进入空荡的壁垒,像屠杀羊猪一样进行屠戮。抢劫掳掠后又向北驱赶人们,一路上痛苦哽咽千里。男女不能两全,去留之间见证着生死。活着的人怎能得以归还,死去的人就永远地离去了。唉,那掌握军权的人啊,应奋勇激烈地向北方边境进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遭受敌军攻击后的惨状。诗的开头写敌军来袭,打破营地,强调了局势的危急。接下来描述了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如杀气与人烟相侵、老鸱啼叫、新鬼混乱等,营造出阴森恐怖的氛围。人们在变故中争相奔逃,面对血腥和亲人的骸骨,悲痛欲绝。敌军的狡黠和残暴,如屠戮百姓、劫掳人口等,进一步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最后,诗人感叹掌握军权的人应该奋勇抗敌,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谴责。整首诗以沉痛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苦难,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