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木: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奉养。(“风”读作“fēng”,“木”读作“mù”)
- 烝(zhēng)尝:本指秋冬二祭,后泛指祭祀。
- 轨范:法则,模范。
- 花县:晋潘岳为河阳令,满县遍种桃花,人称河阳为花县。后遂以“花县”为县治的美称。
- 鼓铎(duó):鼓和铎,古代军中用以指挥进退。
- 芹池:出自《诗经·鲁颂·泮水》中的“思乐泮水,薄采其芹”,代指学宫。
- 风沂(yí):出自《论语·先进》,曾点言志,欲在暮春时和童子在沂水沐浴、在舞雩台上吹风,表达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翻译
在文场历经十年,我的志向未曾疲惫,如今获得一官,成为文人学士的老师。 因情系父母亡故而便于祭祀,在琴书之道中找到适宜的法则与模范。 在这美好的县邑,每天迟迟听闻指挥的鼓铎声,在春暖的学宫里吟咏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培育人才本就是我们儒者的事情,更何况这里的乡土关系更是我所挂念的。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钟芳送陈司训去乐会学任职时所作。首联表达了陈司训在文场多年,始终怀揣志向,如今成为教师。颔联则提到他因父母亡故之事,使得祭祀更为便利,同时也强调了他在琴书方面的修养和作为师者的楷模作用。颈联描述了他任职之地的美好景象以及学宫的氛围。尾联阐明培育人才是儒者的职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乡土关系的重视和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陈司训的祝福与期望,也流露出对教育事业的尊重和对乡土的眷恋。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用典恰当,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