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冯宪副朱挥使昆仲游东禅
注释
- 倒屣(xǐ):急于出迎,把鞋倒穿。
- 忻(xīn)忻然:高兴的样子。
- 尊俎(zǔ):古代盛酒肉的器皿。这里指宴席。
- 烜(xuǎn)赫:名声很大,声势很盛。
翻译
内心的幽情无法排解,便与客人一同游览东禅寺。东禅寺的景色如何呢?四周被水竹环绕,云烟笼罩。 东堂的长老号为玉田,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忽然听到门外的车马声,他急忙倒穿鞋子出来迎接我,十分高兴。 他自己说门前的巷子有很好的杉树,是他亲手栽种的,如今已经高耸入云。我们进入堂中,他让我坐在蒲团上,美妙的香茶不时地送来。 他叫来高徒聪上人,对其指使安排,殷勤地招待我们。不一会儿就摆开宴席,准备了酒肉,他诚恳地挽留我们,让人感到他的诚心。 英豪的宪副是天下的豪杰,老练的挥使是人中的贤者。更夸赞那如美玉白雪般的公子,好诗好礼无人能及。 带来了如同仙家的施小童,他放声高歌,声音清脆圆润。玉田长老高兴地呼喊行者,大家在青天之下欢快地歌舞。 一派仙乐般的歌声让众人都侧耳倾听,又重新斟上美酒,烹制美味的肉食。案头上的石砚压着精美的纸张,墨浆如膏脂,笔如大椽。 各位僧人围着叩拜不肯起身,拦住我要求留下诗篇。您没看到慧远结社住在白莲社,一招揽就使得陶渊明的贤名流传。 又没看到韩愈有书信留给大颠,他的美誉显赫流传千年。惭愧我没有能力继承古人的创作,只是喜爱这美好的光景而流连忘返。 匆匆写下题诗,拂袖离去,何必再去问什么三生缘分呢。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东禅寺的情景,通过对东禅寺景色、长老及众人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欢乐、祥和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描写和叙述,如“缭绕水竹笼云烟”描绘出东禅寺周围的美景;“倒屣迎我忻忻然”表现出长老的热情好客;“一派仙音众侧耳,重斟美酒烹肥鲜”则营造出热闹欢快的氛围。同时,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历史典故,如远公结社、昌黎遗书,增添了文化底蕴。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此次游览的喜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韩雍
韩雍的其他作品
- 《 挽蒋宗韶乡友 》 —— [ 明 ] 韩雍
- 《 次长沙赠王彦卿司马 》 —— [ 明 ] 韩雍
- 《 次韵酬徐武功先生 》 —— [ 明 ] 韩雍
- 《 天顺癸未夏大司空南宫白公省堂之后以盆池植莲数本六月中旬有花亭亭出水间世传植莲须谷雨前过此而植则无花惟此莲五月才植今已相次盛发而初发一朵尤高洁可爱异于常品他公馆寓第虽先谷雨而植者犹未有花是诚司空公之贤超越群辈故造物者先时发此以彰美之况公以忠清刚正简在圣衷年逾强仕已峻擢柄用若此异时进台衡掌钧轴展大谋猷建大勋业以俪美古之大贤君子不卜可知是又必宰造化者预以此而示兆也前监察御史孟端之子公乘暇具酒肴延太子少保大司马马公亚卿薛公王公霍公同赏雍沗年末亦获滥预用赋七言近体诗二章纪一时之盛且留为他日之美谈 》 —— [ 明 ] 韩雍
- 《 题湖口下钟岩白云亭 》 —— [ 明 ] 韩雍
- 《 广东来报贼散承赵征夷惠雕弓钩刀诗和且谢 》 —— [ 明 ] 韩雍
- 《 宦海虚舟为祝参政赋 》 —— [ 明 ] 韩雍
- 《 挽丰城静庵杨先生 》 —— [ 明 ] 韩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