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秋日

退食从容下竹埤,十年词苑独栖迟。 物情枯菀三秋换,生事琴书双鬓知。 司马文园空卧病,贾生宣室白忧时。 腐儒载笔惭无补,忽漫莼鲈有所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退食:退朝就食于家或公余休息。“食”读“shí”。
  • 竹埤(pí):竹篱。
  • 栖迟:淹留,漂泊失意。
  • (wǎn):茂盛的样子。
  • 司马文园:司马相如曾任孝文园令,后称司马文园,这里借指作者自己像司马相如一样有才却不受重用。
  • 贾生宣室:指贾谊曾在宣室被汉文帝召见,却未能得到真正的重用。这里也是作者自比贾谊,感叹自己空有才华却无法施展抱负。

翻译

退朝后从容地走下竹篱旁,我在词苑中已独自漂泊失意十年之久。 世间万物的兴衰在三秋时节变换,我的生活与琴书为伴,双鬓也知晓了其中的滋味。 我如司马相如般空有才华却卧病闲居,又如贾谊在宣室中白白地为时事担忧。 我这迂腐的儒生执笔惭愧没有什么补益,心中忽然泛起对故乡莼菜鲈鱼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诗的首联通过“退食从容下竹埤”描绘了一个退朝后自在的场景,但紧接着“十年词苑独栖迟”则透露出诗人在文坛上多年的不得志。颔联“物情枯菀三秋换,生事琴书双鬓知”,将世间万物的兴衰变化与自己的生活状况相结合,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颈联“司马文园空卧病,贾生宣室白忧时”,用司马相如和贾谊的典故,进一步强化了自己不被重用、才华无法施展的苦闷。尾联“腐儒载笔惭无补,忽漫莼鲈有所思”,诗人自嘲为“腐儒”,认为自己的笔毫无用处,最后流露出对故乡美食的思念,实则是对闲适生活的一种向往,也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逃避。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语言凝练,用典恰当,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