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秋柳

野性由来好远游,惯将清影逐云流。 竞传北地堪逃夏,转眼西风欲报秋。 芦荻渐深知可恋,稻粱将熟慰相求。 上林亦有怀归客,昨得音书敢浪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给谏(gěi jiàn):给事中的别称。
  • 上林:秦汉时的宫苑名,此处借指京城。
  • 浪投:轻率地投递。

翻译

我的天性向来喜欢到远处游历,习惯让自己的清瘦身影追逐着云朵飘动。大家都传说北方可以逃避炎热的夏天,转眼间西风吹起,似乎在宣告秋天的到来。芦苇荻草渐渐长得茂盛,让人深感可以眷恋,稻谷高粱将要成熟,让人内心得到慰藉。京城中也有想要回归故乡的人,昨天收到家书,怎么敢轻率地投递(音书)呢。

赏析

这首诗以悲秋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受以及对家乡的思念。诗的开头表现出诗人喜爱远游的天性以及洒脱的形象。随后提到北方可避夏,西风报秋,体现了季节的更替。芦荻渐深和稻粱将熟的描写,既展现了秋天的特色,也暗示了收获的时节。最后,诗人提到上林中有怀归客,自己收到家书后不敢轻率对待,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家书的重视。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真挚,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将悲秋之情与思乡之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