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秋柳

踰海来游已半年,羁栖空愧主人贤。 飞花欲尽宁长恋,垂柳将残不耐穿。 月照虚檐魂欲冷,风高前路力犹绵。 金椷锦字无消息,回首香闺入梦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踰(yú):同“逾”,越过。
  • 羁(jī)栖:滞留他乡。
  • 椷(jiān):同“缄”,书信。

翻译

越过大海来此游玩已经过了半年,客居他乡,心中愧疚主人的贤德。 飞花将要落尽,怎会长久留恋,垂柳将要凋零,已不耐编织。 月光照在空寂的屋檐上,灵魂仿佛要冷却,风在前方高处吹着,力量却依旧绵延。 珍贵的书信和美好的文字都没有消息,回首那闺房,只能在梦中牵挂。

赏析

这首诗以悲秋为主题,抒发了诗人旅居他乡的孤独、愧疚以及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飞花欲尽”“垂柳将残”等景象,烘托出秋天的萧瑟和衰败,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凄凉。“月照虚檐魂欲冷,风高前路力犹绵”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和无奈的感觉。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因许久未收到消息,只能在梦中牵挂对方。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将诗人的复杂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