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同何大复望月

燕地中秋月,仍看此度明。 照人愁白发,为客叹浮名。 空阔无霄汉,清光接楚城。 中原有战士,今夕最关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地(yān dì):指古代燕国的地域,在今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省一带。在诗中则指作者所处的地方。
  • 霄汉:指天空。
  • 楚城:这里指的是作者视野中某个位于南方的城市。

翻译

在燕地过中秋节,仍能看到这轮明月如此明亮。 月光照在人身上,使人因愁绪而增添白发;身为羁旅之人,只能为虚浮的名声而叹息。 天空广阔,没有云霄天河的阻碍,清朗的月光连接着楚地的城郭。 中原有征战的士兵,在今晚,他们最是让人牵挂。

赏析

这首诗以中秋望月为背景,抒发了诗人的多种情感。诗的前两句交代了时间和地点,以及明月的明亮。接下来的两句“照人愁白发,为客叹浮名”,通过明月照人,引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虚名的感慨,流露出一种忧愁和无奈。“空阔无霄汉,清光接楚城”描绘了广阔的天空和清朗的月光,营造出一种空旷悠远的意境。最后两句“中原有战士,今夕最关情”,将思绪转向中原的战士,表达了对他们的关切和同情,体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是一首富有内涵的诗作。

韩邦靖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度,号五泉。韩邦奇弟。正德三年与兄同登进士。授工部主事。上疏指斥时政,触怒武宗,下狱,夺职为民。嘉靖初起为山西左参议,分守大同。岁饥,力请发帑赈饥,不报。遂乞归。抵家病卒。有《朝邑志》、《五泉诗集》。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