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癸夘九月也

萧萧华发已桑榆,五十年来一病躯。 三度草庐天诏下,两番圜土圣恩殊。 栖迟岁月惭明世,俯仰乾坤笑腐儒。 匡济曾无纤芥力,空教三径屡荒芜。
拼音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华发:花白的头发。(“华”在这里读“huá”)
  • 桑榆: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也比喻晚年。
  • 圜土:古代狱名,也指牢狱。(“圜”读“yuán”)
  • 栖迟:游息,淹留。
  • 匡济:匡正救助。

翻译

我已满头花白头发,步入了晚年,五十年来一直是一副病躯。三次在草庐中接到皇帝的诏令,两次坐牢却得到了圣上特殊的恩典。在这盛世中,我因虚度岁月而惭愧,在天地间俯仰,自嘲自己是个迂腐的儒生。我未曾有过一点点匡扶济世的能力,只能任由三条小路屡屡荒芜。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感慨。诗的首联描述了作者的年老和病弱,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凉。颔联提到自己曾多次接到皇帝诏令,也曾入狱但又蒙圣恩,命运起伏不定。颈联中,作者对自己在这清明之世中无所作为感到惭愧,同时也对自己身为儒生却未能有所建树而自嘲。尾联则进一步强调自己没有为国家做出任何实际的贡献,只能看着自己的田园荒芜。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人生的反思和对自己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和社会的一种复杂情感。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