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大忠祠次韵

· 卢宁
宋室踰河日,厓门避历辰。 委裘悬百战,殉国有三仁。 朗节明云汉,悲风凛缙绅。 万年瞻庙貌,谁不吊贞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踰河:(yú hé)渡过黄河。
  • 厓门:即崖门,在今广东新会南,南宋末年宋军与元军在此进行了最后的决战。
  • 委裘:指幼君在位,委以国政。
  • 云汉:指银河,这里比喻人的高风亮节像银河一样明亮。
  • 缙绅:(jìn shēn)古代称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也作搢绅。
  • 贞珉:(zhēn mín)石刻碑铭的美称。

翻译

宋朝王室渡过黄河的时候,在崖门躲避战乱的日子。幼君在位,经历了无数次战斗,为国家殉难的有三位仁人志士。他们的高风亮节明亮如银河,悲风让官员们感到凛然。万年之后瞻仰庙宇的容貌,谁不会凭吊这石刻的碑铭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谒拜大忠祠时所写的次韵诗。诗中回顾了宋朝的那段历史,提到了宋室南渡以及在崖门的最后决战,歌颂了为国家殉难的“三仁”,赞扬了他们的高尚节操和英勇事迹。诗中的“委裘悬百战”反映了当时局势的动荡和艰难,而“朗节明云汉,悲风凛缙绅”则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殉国者的节义和其精神对后人的震撼。最后一句“万年瞻庙貌,谁不吊贞珉”,表达了作者对英烈的敬仰和缅怀之情,以及他们的事迹将永远被后人铭记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