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都峤寄曹中秘

京华醉别策疲驴,湖海频年忆脍鱼。 羁旅每称王命论,故人新有绝交书。 三江露冷侵愁鬓,八月残荷笑曳裾。 为报陆沉金马客,临邛秋早病相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都峤(qiáo):山名,在广西容县南。
  • 疲驴:疲惫的驴子,这里指旅途的疲惫。
  • 湖海:泛指四方各地。
  • 脍(kuài)鱼:细切的鱼肉,这里代表对故乡美食的思念。
  • 羁旅:长久寄居他乡。
  • 王命论:西汉时期思想家班彪的文章,强调君权神授。这里指在外漂泊之人常常感叹命运无常。
  • 绝交书:传递与故友关系破裂的书信。这里指与故人产生了矛盾或隔阂。
  • 三江:多地都有三江的称谓,此处应指都峤附近的水域。
  • 陆沉:指埋没,不为人知。
  • 金马客:指在朝廷为官的人。
  • 临邛(qióng):今四川邛崃,司马相如曾在临邛居住。此处作者以司马相如自比。

翻译

在京城醉酒分别后,我骑着疲惫的驴子踏上旅程,多年来在四方各地常常想起故乡细切的鱼肉。 长久寄居他乡,每每感叹命运如同班彪所写的《王命论》般无常,最近故人又寄来了绝交之书。 三江的露水寒冷,侵袭着我忧愁的双鬓,八月已经残败的荷花似乎在嘲笑我拖着的衣裙。 我要告诉那些在朝廷中不为人知的官员,相如在临邛的秋天早早地就像我这般抱病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薛始亨寄给曹中秘的作品,抒发了他羁旅他乡的愁苦和对世事的感慨。首联通过回忆京城醉别和对故乡美食的思念,表现出对过去的留恋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颔联中“羁旅每称王命论”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常和漂泊的苦闷,而“故人新有绝交书”则透露出与故人的矛盾和隔阂,使诗人的孤独感更加强烈。颈联通过描写三江的寒冷和残荷的嘲笑,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凄凉。尾联以司马相如自比,暗示自己的失意和病困,同时也向在朝廷为官的人传达了自己的境遇。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真挚,用典恰当,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在羁旅生涯中的痛苦和无奈。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刚生,号剑公,别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少与屈大均同学于岭南名儒陈邦彦。明亡后,始亨与大均同弃诸生,不复仕进,隐于草莽。国乱,寓于羊城,后返龙江。年五十出游于罗浮、西樵间。后入罗浮山为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缑馆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薛始亨诗,以何氏至乐楼丛书本《南枝堂稿》为底本,参校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蔡氏手抄本,叶恭绰校香山莫氏片玉书斋本(简称片玉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