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西樵山大科峰见日台

淩晨思骋望,绝巘陟秋空。 旭日出沧海,高台来远风。 楚天归雁早,岭水趁帆东。 乡国干戈里,吾将访葛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淩晨(líng chén):天快亮的时候。
  • 绝巘(jué yǎn):极高的山峰。
  • (zhì):登高。
  • (xù):初出的阳光。

翻译

天快亮的时候我心怀畅想,登上那极高的山峰,直上秋空之中。 太阳从茫茫大海中升起,高高的台上吹来远方的风。 楚地的大雁早早归去,岭水奔腾,帆船向东行驶。 故乡和国家正处于战乱之中,我打算去拜访葛洪(表达想要寻求超脱之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西樵山大科峰见日台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家国的忧虑和对超脱的向往。 诗的开头,“凌晨思骋望,绝巘陟秋空”,写出了诗人在黎明时分,怀着满腔的期待,登上高峻的山峰,营造出一种高远、开阔的意境。“旭日出沧海,高台来远风”,生动地描绘了日出东海的壮观景象和高台上吹拂的远方之风,给人以雄浑、磅礴的感觉。“楚天归雁早,岭水趁帆东”,通过描写楚地早归的大雁和向东奔流的岭水,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也可能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最后两句“乡国干戈里,吾将访葛洪”,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处于战乱的忧虑,以及想要效仿葛洪寻求超脱的愿望,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无奈和迷茫。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深沉的情感表达,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刚生,号剑公,别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少与屈大均同学于岭南名儒陈邦彦。明亡后,始亨与大均同弃诸生,不复仕进,隐于草莽。国乱,寓于羊城,后返龙江。年五十出游于罗浮、西樵间。后入罗浮山为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缑馆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薛始亨诗,以何氏至乐楼丛书本《南枝堂稿》为底本,参校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蔡氏手抄本,叶恭绰校香山莫氏片玉书斋本(简称片玉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