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江门深入云潭寄答邑宰翁念吾

曾闻紫水溯关闽,千尺流波欲问津。 岭半若为舒啸处,风前谁念舞雩人。 官衙静掩高悬榻,客路凉生折角巾。 今日弦歌比邹鲁,岂劳盂薤访州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水:指清澈的水流,这里指代云潭的水。“紫”,读音“zǐ”。
  • 问津:本义是打听渡口,这里引申为探寻、探索。
  • 舒啸:放声长啸。
  • 舞雩(yú)人:指参加求雨祭祀的人,这里借指对自然和生活有热爱和追求的人。
  • 官衙:官员办公的处所。
  • 高悬榻:表示对宾客的尊重和礼遇。
  • 折角巾:即林宗巾,指东汉郭林宗折巾一角之事,形容人风度儒雅。
  • 弦歌:古代传授《诗》学,均配以弦乐歌咏,后因称礼乐教化、学习诵读为“弦歌”。
  • 邹鲁:邹,孟子故乡;鲁,孔子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
  • 盂薤(xiè):“盂”,盛液体的敞口器具;“薤”,一种野生植物。这里指简单的礼物。

翻译

曾听说清澈的云潭水溯流可至关闽之地,那千尺波涛让我想要去探寻一番。山岭的半腰似乎是个可以放声长啸的地方,在风前有谁会想到那追求自然生活的人呢?官衙安静地掩着,里面为宾客准备了高位的卧榻,在这客行之路上,凉意渐生,不禁让我想起了那风度儒雅之人。如今这里的礼乐教化堪比邹鲁之地,哪里需要用简单的礼物去访问州民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云潭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赞美。诗的首联以“曾闻紫水溯关闽,千尺流波欲问津”开头,引发了读者对云潭的好奇心,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探索欲望。颔联“岭半若为舒啸处,风前谁念舞雩人”则进一步描绘了云潭周围的环境,以及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颈联“官衙静掩高悬榻,客路凉生折角巾”描写了官衙的宁静和对宾客的礼遇,以及旅途中的感受,展现出一种文雅的氛围。尾联“今日弦歌比邹鲁,岂劳盂薤访州民”则强调了当地的文化昌盛,表达了作者对这里的高度评价。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刚生,号剑公,别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少与屈大均同学于岭南名儒陈邦彦。明亡后,始亨与大均同弃诸生,不复仕进,隐于草莽。国乱,寓于羊城,后返龙江。年五十出游于罗浮、西樵间。后入罗浮山为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缑馆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薛始亨诗,以何氏至乐楼丛书本《南枝堂稿》为底本,参校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蔡氏手抄本,叶恭绰校香山莫氏片玉书斋本(简称片玉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