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夜同康孟担熊楚伯刘觐国周方大谭子玄梁宪父待月得章字

落月常悬照屋梁,何期此夕共清光。 已欣陶谢多奇思,况遇羊何有和章。 残暑尽随挥麈却,高谈偏助引杯长。 良宵几值秋将半,欲送柴门夜未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ǔ):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

翻译

那落下的月亮常常高悬照着屋梁,没想到今夜能够一起共享这清丽的月光。已经欣喜陶渊明、谢灵运般的诸多奇妙诗思,更何况还遇到像羊祜、何充一样有应和的篇章。残余的暑气都随着挥动的拂尘消散,高谈阔论偏偏有助于引杯畅饮,使得兴致更长。美好的夜晚几次赶上秋季将近一半的时候,想要送友人们离开,可这夜还未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月夜相聚的情景。诗的开头通过“落月常悬照屋梁”点明时间和环境,为下文的相聚作铺垫。“何期此夕共清光”表达了对这次相聚的意外之喜。接下来,诗人提到“已欣陶谢多奇思,况遇羊何有和章”,以古代文人的才华来映衬此次聚会的文学氛围之浓。“残暑尽随挥麈却,高谈偏助引杯长”则描写了大家在挥去暑气的同时,高谈阔论,兴致盎然,使得饮酒的兴致更加高涨。最后,“良宵几值秋将半,欲送柴门夜未央”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聚会结束时的不舍之情。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愉快和对时光的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