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七日书怀
夙禀栖遁性,雅怀在丘樊。
三十谢城市,高歌返田园。
田园非有馀,衣食固其源。
投笔且依仁,掩扉聊避喧。
具餐适丰俭,酌酒任清浑。
力微愿不奢,志惬情自敦。
所嗟茆茨下,老母抱弱孙。
暮年餍藜藿,俛仰终寒温。
贱贫非有馀,至乐谅斯存。
谁能腼面颜,日枉豪盛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夙(sù):向来,一向。
- 禀:承受,生来具有。
- 栖遁(qī dùn):指隐居遁世。
- 丘樊:指田园,山林。
- 谢:辞别。
- 投笔:指弃文就武,这里指放弃世俗的追求。
- 依仁:遵循仁德。
- 掩扉:关门,这里指闭门谢客。
- 藜藿(lí huò):指粗劣的饭菜。
- 俛仰(fǔ yǎng):低头和抬头,这里表示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翻译
我向来就有隐居遁世的性情,高雅的情怀在于田园山林之中。三十岁时辞别了城市,高声歌唱着返回田园。田园并非有很多剩余,却是衣食的根本来源。放下笔并且遵循仁德,关闭门扉姑且躲避喧嚣。准备的餐食适应丰盛或俭朴,斟酒不管它是清是浊。力量微弱所以愿望也不奢求,心意满足情感自然就敦厚。所叹息的是在茅屋之下,老母亲抱着年幼的孙子。暮年满足于粗茶淡饭,低头抬头间始终感受着生活的冷暖。贫贱并非是有多余的选择,最大的快乐想必就存在于此。谁能厚着脸皮,每天屈身于豪门贵族之家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态度。诗人开篇表明自己的天性喜欢隐居遁世,对田园生活充满向往,并在三十岁时毅然离开城市,回归田园。他认为田园是衣食之源,在这里可以遵循仁德,避开喧嚣。诗中描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不追求奢华,满足于简单的生活,心情也因此变得醇厚。然而,诗人也提到了生活中的困境,如老母和幼孙需要照顾,生活贫寒,但他仍然安于这种粗茶淡饭的生活,认为真正的快乐就在于此。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豪门贵族的不屑,不愿屈身于他们门下。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坚守本心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