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萧谌欧阳铭陈宜邹吉泰诸君子晚宴兴福寺汎舟夜归三德院明日分韵得口字

· 刘崧
时危昧经济,适兴在林薮。 屏居甘事农,远顾欣得友。 初翱珠树林,暮景飒高柳。 复憩金塔园,清宵坐行酒。 萧萧风露集,莽莽波澜走。 轻舟乱寒星,夜下秋江口。 抚时增叹息,延论恣击剖。 披烟入林扉,列烛光照牖。 感激欢会难,闻钟坐逾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mèi):不明白,不清楚。
  • 经济:经世济民,治理国家的才能。
  • (sǒu):生长着很多草的湖泽。
  • :飞翔。
  • (sà):风声。
  • (qì):休息。
  • (yǒu):窗户。

翻译

当此危急之时,我不明白经世济民之术,只在山林水泽中找寻乐趣。 退隐居家甘愿从事农耕,能远迎好友到来心中欣喜。 起初在珠树林中飞翔(此处为比喻在林中漫步),傍晚的景色中,高大的柳树在风中作响。 又在金塔园休息,清静的夜晚坐下来饮酒。 萧萧的风声和露水聚集,广阔的江面上波澜奔涌。 轻快的小船在寒冷的星辰间摇晃,在夜晚抵达秋江的渡口。 感慨时事,增添了许多叹息,延展讨论,尽情地分析剖解。 穿过烟雾进入山林中的门,排列的烛光把窗户照亮。 为欢乐的聚会难以常有而心怀感激,听到钟声坐下,停留了很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一种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诗的开头表达了对时势的担忧以及自己在山林中寻求慰藉的心境。接着描述了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包括在林中漫步、金塔园休憩、夜晚泛舟、饮酒讨论等,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愉快氛围。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如“萧萧风露集,莽莽波澜走”,通过风声、露水、波澜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宏阔而又有些苍凉的意境;又有对情感的抒发,如“抚时增叹息,延论恣击剖”,体现了诗人对时事的关注和思考。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欢乐聚会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在复杂的时代环境中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