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至日宿河间客舍

年年至日愁为客,此夕愁怀倍不舒。 失路未论先策足,征途翻自怅离居。 五更清梦随天阙,一点丹心到玉除。 最恨邻鸡催晓曙,暗尘旋复满巾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至日:指夏至或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或黑夜最长的一天。
  • 愁怀:忧伤的心怀。
  • 失路:喻不得志。
  • 策足:谓骑乘牲口代步赶路。(“策”,cè)
  • 征途:远行的路途;行程。
  • 玉除:用玉石砌成或装饰的台阶,借指朝廷。(“除”,chú)

翻译

每年到了冬至这一天,身为他乡之客的我就心生忧愁,今晚这种忧愁的情绪更是加倍地让我感到不畅快。 不得志的我还没来得及思考当初匆忙启程的事情,在这远行的途中,反而因离开家乡而惆怅不已。 五更时分,我在梦中仿佛回到了朝廷,心中的一点赤诚忠心也抵达了朝堂之上。 最让人讨厌的是邻家的鸡催促着黎明的到来,黑暗的尘土很快又布满了出行的车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冬至这一天寄宿他乡客舍时的愁绪。诗的首联通过“年年”“此夕”强调了诗人每逢至日身为异乡客的忧愁,这种忧愁在这特定的夜晚愈发强烈。颔联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不得志的现状以及对离乡的怅惘,体现了他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和无奈。颈联中,诗人在梦中将自己的忠心送达朝廷,表现出他对国家和朝廷的忠诚与牵挂。尾联以“最恨”一词表达了对清晨到来的不满,因为这意味着又要踏上充满尘土的征程,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愁苦心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沉,通过对诗人在特定节日中的感受和思考,反映了他对人生、对家乡、对朝廷的复杂情感。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