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河
大清河,浑漉漉,南黄河,清淯淯。今河不与古名同,自是河流有反覆。
君不见安山直下栗阿时,一斛之水数斗泥。徐州吕梁走下邳,可以照见人须眉。
清河北河入北海,黄河入淮东入海。彼此争流不相待,两水清浊各自流。
终然到海同一沤,东流北流君莫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浑漉漉:浑浊的样子。漉(lù)。
- 淯淯(yù yù):清澈的样子。
- 反覆:这里指变化。
- 安山:地名。
- 栗阿:可能为地名。
- 斛(hú):古代的一种量具,也是容量单位。
- 邳(pī):地名。
- 北海:此处可能指北方的某个水域。
- 淮:淮河。
- 沤(ōu):水中的气泡。
翻译
大清河啊,河水浑浊不清,南边的黄河,河水清澈见底。如今的河流和古代的名称虽然相同,但河流的状况却有变化。 您没看见从安山一直往下到栗阿的时候,一斛的水里面有好几斗的泥。徐州吕梁的水流向邳州,可以照见人的眉毛胡须,说明那里的水很清澈。 清河往北的水流向北海,黄河流入淮河再往东流向大海。它们各自争着流淌互不相待,两条河的水一清一浊各自流淌着。 最终它们都流到大海成为一个泡沫,不管是向东流还是向北流,您都不要忧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大清河和黄河的对比描写,展现了河流的不同状态和特点。诗中提到大清河浑浊,黄河在某些地方却较为清澈,以及清河和黄河各自流向不同的方向,最终都归于大海。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河流的变化和流动,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同时,诗的最后一句“终然到海同一沤,东流北流君莫愁”,也传达出一种对事物发展的豁达态度,尽管河流的流向和状态不同,但它们最终的归宿都是大海,不必为此过于忧愁。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开阔,富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感怀四首寄呈李子翀邓子益 》 —— [ 明 ] 刘崧
- 《 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 》 —— [ 明 ] 刘崧
- 《 七月得廖子所书闻目疾复作感怀奉寄 》 —— [ 明 ] 刘崧
- 《 复酌呈郑同夫是夕宿李舍 》 —— [ 明 ] 刘崧
- 《 夜宿道德坛柬胡山人袁炼师萧鹏举 》 —— [ 明 ] 刘崧
- 《 墨龙赞 》 —— [ 明 ] 刘崧
- 《 夜宿城西闻雨有怀新堂瓦覆尚缺感赋二绝 》 —— [ 明 ] 刘崧
- 《 古诗九章赠别郑同夫其八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