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栖霞:(qī xiá)寺庙名。
- 休上人:对诗中这位云谷和尚的尊称。
- 佛日:指佛法如太阳,普照众生。
- 王春:本指初春,此处当指新春的吉庆。
- 斲:(zhuó)砍、削之意。
- 如来像:如来的佛像。
- 兰若:(lán rě)阿兰若的省称,意为寂静处,指佛寺。
- 三真:道教语,指真一、真炁、真神。此处当指佛理中深奥的真谛。
翻译
太平门外黑色的云层聚合,望向那里面的栖霞寺住着云谷和尚。 野鹿在台阶前安睡,仿若处于佛的光辉照耀下,腊梅在庭院中绽放,似乎在报告新春的到来。 各个山峰都被雕刻成如来的佛像,七处灯火都远离那无数变化的身形。 只要能在繁忙的文书工作中有半个晚上的清闲,就去寻找那寂静的佛寺探讨深奥的佛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栖霞寺的景象以及诗人对修行和探讨佛理的向往。首联通过“太平门外玄云合”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引出栖霞寺及其中的云谷和尚。颔联以“野鹿阶前眠佛日,腊梅庭下报王春”展现了寺中宁静祥和且充满生机的景象,同时也蕴含着佛法的普照和新春的美好寓意。颈联描述了山峰上的如来像和灯火,增添了宗教的神秘色彩。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摆脱繁琐公务、追求内心宁静和探索佛理的渴望。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佛理的敬仰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
卢宁的其他作品
- 《 怀文衡山待诏二首 》 —— [ 明 ] 卢宁
- 《 与友人坐忽风雨大作得单字走笔 》 —— [ 明 ] 卢宁
- 《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引路松 》 —— [ 明 ] 卢宁
- 《 菊泉二首 》 —— [ 明 ] 卢宁
- 《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引路松 》 —— [ 明 ] 卢宁
- 《 次友人金山赠行韵四首 》 —— [ 明 ] 卢宁
- 《 锦城高望 》 —— [ 明 ] 卢宁
- 《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引路松 》 —— [ 明 ] 卢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