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太学筑堤防海乡人德之立石纪功为赋二首

未遇占经济,家声旧度支。 玄夷金授简,黎庶口为碑。 下噀俱仓积,穷檐岂怨咨。 公车他日对,堪作水衡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学:在古代是指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这里可能是对邹某的一种尊称。
  • 经济:经世济民,治理国家、拯救百姓的才能和办法。(“济”读音:jì)
  • 家声:家族世传的声名美誉。
  • 度支:掌管财政收支的官职。
  • 玄夷:可能指的是东方的少数民族或海外的国家,这里可能泛指沿海地区。
  • 授简:给予简札,即委以重任。
  • 黎庶:百姓。
  • :这里指人们对邹太学的感激和赞誉如同立碑一样。
  • :含在口中而喷出。(“噀”读音:xùn)
  • 仓积:仓库里堆满粮食。
  • 穷檐:指茅舍,穷苦人家。
  • 怨咨:怨恨嗟叹。
  • 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这里可能指代朝廷征辟。
  • 水衡司:官名,掌管上林苑,兼管皇室财物及铸钱。

翻译

还未被任用就已具备治理国家的才能,家族向来有良好的声誉并掌管过财政之事。 东方沿海地区的人们得到重任,百姓们对其感恩戴德,口口相传。 喷灌庄稼使得仓库粮食堆满,穷苦人家怎会再有怨恨和嗟叹。 日后在朝廷应对时,足以担任掌管财物的官职。

赏析

这首诗赞扬了邹太学的才能和功绩。首联强调他的经世之才和良好的家族声誉。颔联描述他在沿海地区得到重任,受到百姓的爱戴。颈联写他的举措使得农业丰收,百姓生活改善,不再有怨言。尾联则展望他未来能够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充分肯定了他的能力和潜力。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邹太学的赞美,表达了对有才能、有作为之人的敬仰和期待。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