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比部先生出守雷州寄怀二首

家世才名美豫章,专城遥寄出东方。 西曹法象人争睹,南海恩波故未忘。 共喜文翁宜蜀郡,谁言长孺薄淮阳。 褰帷满听歌来暮,异等应追汉吏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美豫章:美好且闻名的豫章(豫章,古郡名,今江西南昌一带。在这里用以赞誉陈比部先生的家世和才名)
  • 专城:指主宰一城的州牧、太守等地方长官
  • 西曹:官署名。汉时丞相府及三公府均置西曹,掌管府内署用吏员之事
  • 法象:古代哲学术语。对自然界一切事物现象的总称
  • 恩波:恩情,恩泽
  • 文翁: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举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
  • 长孺:即汲黯,字长孺,西汉名臣。曾指责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被武帝外放为东海太守,后又调任淮阳太守,他认为这是对他的轻视
  • 薄淮阳:认为到淮阳任职是受轻视
  • 褰帷(qiān wéi):原指掀起车子的帷帐,后用于表示官吏体察民情
  • 来暮:《后汉书·廉范传》记载,廉范任蜀郡太守时,废除禁止百姓夜间点灯做事的旧制,百姓作歌称颂:“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后遂以“来暮”为称颂地方官德政之辞
  • 异等:指德才特殊的人
  • 汉吏良:汉代的优秀官吏

翻译

先生的家世和才名如豫章般美好闻名,他作为地方长官被派往遥远的雷州东方。 西曹署内的种种事务众人争相目睹,而他在南海施予的恩泽人们也不会忘记。 人们都为文翁适宜治理蜀郡而高兴,谁说汲黯到淮阳任职是被轻视呢。 他体察民情,百姓们都满怀着喜悦歌颂其德政,他这样德才特殊的人应当追得上汉代的优秀官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即将出守雷州的陈比部先生的两首诗中的一首,诗中对陈比部先生的家世才名进行了赞扬,对他即将赴任雷州表示了祝愿和期待。诗中运用了文翁、长孺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来表达对陈比部先生治理地方能力的肯定和对他施政的期望。同时,通过“西曹法象人争睹,南海恩波故未忘”等句,强调了陈比部先生的职责和人们对他的期望。最后,“褰帷满听歌来暮,异等应追汉吏良”则表达了对陈比部先生能够成为一位德政卓著的地方官的信心和祝愿。整首诗语言典雅,用典恰当,意境深远,既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对地方治理的关注和期待。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