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廷评俨考绩之京

往年竹园席,之子亦观光。 时违事已远,伟器但昂藏。 落笔中书召,中军棘寺郎。 上最上天去,彩云朝玉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赠送给。
  • 王廷评: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庄重,严肃。
  • 考绩:考核成绩,这里指官员的政绩考核。
  • 之京:前往京城。
  • 竹园:地名,或指某个特定的园林。
  • 观光:参观,游览,这里可能指参加科举考试或朝觐。
  • 时违:时光流逝。
  • 伟器:杰出的人才。
  • 昂藏:气宇轩昂,形容人的仪表堂堂。
  • 落笔:指书写,这里可能指通过考试或撰写文章。
  • 中书:古代官署名,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
  • :召唤,这里指被朝廷征召。
  • 中军:古代军队的中央部分,这里可能指担任重要职务。
  • 棘寺:古代官署名,大理寺,负责司法审判。
  • :古代官职名,郎中。
  • 上最:最高的评价或成绩。
  • 彩云:五彩缤纷的云,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玉皇:道教中的天帝,这里可能指皇帝。

翻译

往年,在竹园的宴席上,你也曾一同游览。 时光荏苒,事已远去,你这杰出的人才依旧气宇轩昂。 你的文章被中书省征召,你在大理寺担任郎中。 你的政绩得到了最高的评价,仿佛是彩云朝向天帝。

赏析

这首诗是湛若水赠送给王廷评的,表达了对王廷评才华和成就的赞赏。诗中通过回忆往昔的竹园之游,展现了王廷评的成长与变化,从观光的学子到朝廷中的重要官员,其才华和成就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诗的最后两句以彩云朝玉皇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王廷评政绩的辉煌,以及他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也体现了对朝廷选拔人才的赞许。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