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郑伯兴朱守中余子华昌平道中遇风

朔风吹广陌,回合野晴微。 我马亦已瘏,与君同驱驰。 驱驰竟何适,无事信多岐。 道胜境斯惬,情旷途自夷。 况与三益友,同行得所师。 共励淩风节,勿使愿相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朔风:北风。
  • 广陌:宽阔的道路。
  • (tú):疲劳。
  • :分岔。
  • (qiè):满足,愉快。
  • :开阔。
  • :平坦。
  • 三益友:指有益的朋友,这里指郑伯兴、朱守中、余子华。
  • 淩风节:比喻高洁的品格。

翻译

北风吹过宽阔的道路,野外的晴朗天气在风中变得微妙。我和我的马都已经非常疲劳,但我仍然与你一同奔走。我们奔走究竟是为了什么,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只是因为路途上有很多分岔。但是,当我们找到正确的道路,心情就会变得愉快,心境也会变得开阔,旅途自然也就变得平坦。何况,我还有三位有益的朋友同行,他们都是我可以学习的榜样。我们一起鼓励彼此保持高洁的品格,不要让我们的愿望落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在寒冷的北风中同行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诗中“道胜境斯惬,情旷途自夷”一句,巧妙地将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满足相结合,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结尾的“共励淩风节,勿使愿相违”更是强调了诗人对于坚持理想和原则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赞美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