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姜仁夫用阳明韵见赠兼怀阳明四首
榜夫晨理棹,行人难久留。
悲管三四动,注目临溪楼。
昨为饮会地,一旦如三秋。
流光逝不停,一去永不收。
幽兰发汀渚,灵芝秀崇丘。
因风遗远馥,聊以消我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榜夫:船夫,撑船的人。
- 悲管:指悲伤的乐声或笛声。
- 临溪楼:靠近溪流的楼阁。
- 三秋:指很长的时间,比喻时间久远。
- 流光:流逝的光阴。
- 幽兰:一种香草,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
- 汀渚:水边的小洲。
- 灵芝:一种珍贵的药用菌类,常用来象征长寿或吉祥。
- 崇丘:高大的山丘。
- 远馥:远处的香气。
翻译
船夫清晨开始划桨,行人难以长久停留。 悲伤的乐声响起三四次,我的目光停留在溪边的楼阁。 昨天还是欢聚的地方,一旦离去,感觉就像过了三个秋天。 流逝的光阴不停歇,一旦逝去就再也找不回来。 幽兰在水边的小洲上绽放,灵芝在高山丘上秀丽生长。 随着风,远处的香气飘来,姑且用以消解我的忧愁。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清晨船夫划船、行人离别的场景,表达了时光易逝、离别难舍的情感。诗中“悲管三四动”和“一旦如三秋”生动地表现了离别时的悲伤和时间流逝的迅速。后两句以幽兰和灵芝为喻,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忧愁的消解,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于何柏斋奉常宅修会得牛首秋云 》 —— [ 明 ] 湛若水
- 《 新创天阶精舍作 》 —— [ 明 ] 湛若水
- 《 赠张宗韶尹衡山一绝 》 —— [ 明 ] 湛若水
- 《 四居吟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姚侍御奉命之湖广清戎 》 —— [ 明 ] 湛若水
- 《 顾箬溪同年书来年老起抚滇南贺之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少司空韩信山致仕归东鲁 》 —— [ 明 ] 湛若水
- 《 精舍甫成寄怀觉山侍御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