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罗浮:山名,位于今广东省惠州市,是中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
- 甘泉:地名,可能指某个温泉或宜人的地方。
- 西樵:山名,位于今广东省佛山市,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天关:地名,可能指某个高远或难以到达的地方。
- 乖愆(guāi qiān):违背,差错。
- 蕃(fán):茂盛。
- 背寒:指泉水因地热而即使在冬天也不寒冷。
翻译
春天我适宜居住在罗浮山,冬天则适宜居住在甘泉。 夏天我适宜居住在西樵山,秋天则适宜居住在天关。 为什么说这些地方适宜居住呢?因为它们顺应了自然的气候,没有任何违背。 罗浮山春天花开,西樵山夏天树木茂盛。 天关秋天水清,甘泉冬天泉水温暖。 四季循环不息,我借此完成了我的缘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根据四季变化选择不同居住地的智慧和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通过罗浮、甘泉、西樵、天关四个地方的四季特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诗中“顺气无乖愆”一句,表达了作者顺应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留别衡山唐石泉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送侍御清戎 》 —— [ 明 ] 湛若水
- 《 于赵类庵宗伯宅修会得五言排律二十韵 》 —— [ 明 ] 湛若水
- 《 答陈瑞山大巡书来仁面已见种子之喻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酬姜仁夫用阳明韵见赠兼怀阳明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晓发仆山驿至丕礼驿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赠地官大夫丹山子赵君迁曲靖太守诗 》 —— [ 明 ] 湛若水
- 《 送总运李挥使还维扬诗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