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自严寄阳明子
玉台有名果,成之三千春。
当其未成时,凡品不足珍。
持以赠世人,涩口反见嗔。
白璧按剑起,青蝇止棘频。
圣人诫囊括,明哲贵保身。
云龙会有时,感应岂无因。
不惜知音寡,所惜不能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珍贵的地方。
- 涩口:口感苦涩,难以入口。
- 白璧:洁白无瑕的玉,比喻珍贵。
- 按剑:手按剑柄,表示戒备或准备行动。
- 青蝇:苍蝇,常用来比喻小人或恶人。
- 囊括:全部包罗,这里指包容。
- 明哲:明智的人。
- 云龙:比喻贤士或高贵的人。
- 感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知己。
翻译
在神仙居住的玉台上,有一种名贵的果实,它需要三千年的时间才能成熟。在它未成熟的时候,它和普通的果实没有什么区别,不值得珍视。如果将它赠送给世人,因为口感苦涩,反而会遭到人们的责怪。就像珍贵的白璧,如果有人突然按剑戒备,或者像苍蝇一样频频落在荆棘上,这些都是不受欢迎的。圣人告诫我们要有包容之心,明智的人则重视保护自己。贤士或高贵的人总会有相遇的时候,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并非没有原因。我并不介意知音稀少,我所遗憾的是自己不会弹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珍贵事物的看法,以及对于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诗中,“玉台有名果”象征着珍贵而难得的事物,而“涩口反见嗔”则揭示了人们对于未成熟事物的误解和排斥。后文通过“白璧按剑起”和“青蝇止棘频”进一步描绘了世人对珍贵事物的戒备和小人的频繁干扰。最后,作者以“云龙会有时”表达了对贤士相遇的期待,并以“所惜不能琴”表达了对自身能力的遗憾,体现了作者对于知音难寻的感慨和对自我修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