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庐:住所。
- 烟霞:指云雾缭绕的山间景色。
-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 鸟道:鸟儿飞行的路径,形容高远险峻。
- 江迥:江水远流。
- 柴门:简陋的门,指隐居之地。
- 翩翩:形容举止文雅、风度翩翩。
- 青衿彦:指年轻的学子。
- 入幕贤:指进入官府任职的贤才。
- 纲成策:指治国理政的良策。
- 爽气:清新的气息。
- 淩(líng):超越,凌驾。
- 高寒:高处的寒冷,比喻高远的境界。
翻译
我的住所在烟霞缭绕的山间,自由自在地高出云端。 天空高远,鸟儿飞行的路径都显得险峻,江水远流,我的柴门显得悠闲。 是谁举止文雅地翩翩而来,放声歌唱,敲响我的门扉。 他曾是年轻的学子,如今已成为官府中的贤才。 手持着治国理政的良策,清新的气息超越了高远的寒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隐居山间的场景,通过“烟霞”、“云端”、“鸟道”等意象展现了高远脱俗的意境。诗中“翩翩者谁子”一句,既表现了来访者的文雅风度,也暗示了其身份的转变,从学子到贤才的跃升。最后两句“手持纲成策,爽气淩高寒”,则赞美了来访者的高瞻远瞩和清新脱俗的气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贤才的赞赏。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登泗城北楼 》 —— [ 明 ] 湛若水
- 《 斗潭八景圩上观澜 》 —— [ 明 ] 湛若水
- 《 书赠户曹曾罗江 》 —— [ 明 ] 湛若水
- 《 将由瓜洲往三茅访句曲华阳洞途中绝句十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贺周崦山中丞擢司寇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同督学蒋道林罗国子一泉二蒋生叔英本学游罗浮道中短歌因致久留之意 》 —— [ 明 ] 湛若水
- 《 九月廿日白云遣兴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问庵佥宪马君宗孔求题圃中楼亭及八景,共十绝其三房云捧抛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