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

东风吹彻晚阴晴,两岸新芜一棹横。 去我青山如避俗,向人黄柳欲倾城。 潮回海口盐船上,春入淮南米价生。 二十四桥渔唱遍,嫦娥应识古今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风吹彻:东风吹遍。彻,遍及。
  • 新芜:新长出的草。
  • 一棹横:一叶扁舟横在水面上。棹,船桨,这里指船。
  • 避俗:避开尘世。
  • 黄柳:黄色的柳树。
  • 倾城:形容女子美貌,这里比喻柳树美丽。
  • 海口:河口。
  • 淮南:地名,今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区。
  • 米价生:米价上涨。
  • 二十四桥:扬州的名胜之一,传说有二十四座桥。
  • 渔唱遍:渔夫的歌声传遍。
  • 嫦娥:神话中的月宫仙女。
  • 古今情:古今的情感。

翻译

东风吹遍了晚间的阴晴变化,两岸新长出的草地上,一叶扁舟横在水面上。离我而去的青山仿佛在避开尘世,向人们展示的黄柳美丽得足以倾城。潮水退回河口,盐船开始上行,春意渗入淮南,米价随之上涨。二十四桥上,渔夫的歌声传遍,嫦娥应该能理解这古今的情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扬州春日的景象,通过东风、新芜、黄柳等自然元素,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意。诗中“去我青山如避俗”一句,以青山避俗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之情。后联通过描写盐船上行和米价上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况。结尾以二十四桥和嫦娥的古今情,寄托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沉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