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凯旋雅

皇天眷德,全畀所覆。 至于海隅,薄广左右。 惟兹两广,实惟荒遐。 顽氓聚啸,互相爪牙。 屡廑南顾,屡简重臣。 顺抚逆戮,均之圣仁。 韩公用武,以严厥始。 朱公用文,克和厥中。 文武并济,将在今公。 既和而玩,治久而隳。 习为姑息,如病痿痹。 天子神圣,天子曰嘻。 顾兹不振,畴克振之。 惟尔萧卿,懋兹六德。 仁信智勇,文武是克。 惟兹六德,乃懋厥功。 率时六馆,奏尔鼎镛。 公拜稽首,对扬天休。 臣罔于家,聿来胥谋。 惟时桂林,爰始兴事。 贼方跳梁,将骄卒敝。 公始下车,不遑煖席。 亲秉旄钺,勇气有激。 智以先之,仁以结之。 信以成之,我军张威。 六月于征,载穷其巢。 俘获十千,凯旋告劳。 广人有言,昔若奄奄。 中丞是作,顽懦有廉。 广人有言,昔尚萎靡。 萧公来严,士皆作气。 文武严和,成自公今。 侯谁记之,守臣周任。 周侯记之,太史文之。 以奏成功,以告鼎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眷德:眷顾恩德。
  • 全畀所覆:完全赐予覆盖之地。
  • 薄广左右:遍布广阔的左右。
  • 荒遐:边远之地。
  • 顽氓:顽固的民众。
  • 爪牙:比喻帮凶。
  • 廑南顾:频繁地关注南方。
  • 简重臣:选拔重臣。
  • 顺抚逆戮:安抚顺从者,诛杀叛逆者。
  • 均之圣仁:都是圣明的仁政。
  • 用武:使用武力。
  • 用文:使用文治。
  • 文武并济:文治和武力并重。
  • 将在今公:现在将由这位公来执行。
  • 既和而玩:既和谐又放纵。
  • 治久而隳:治理久了就会衰败。
  • 习为姑息:习惯于姑息。
  • 天子曰嘻:天子说哎呀。
  • 顾兹不振:看到这种情况不振作。
  • 畴克振之:谁能振作起来。
  • 萧卿:对萧姓官员的尊称。
  • 懋兹六德:勤勉于这六种德行。
  • 仁信智勇:仁爱、诚信、智慧、勇敢。
  • 文武是克:文治和武力都能胜任。
  • 率时六馆:统率六馆。
  • 奏尔鼎镛:奏报你的功绩。
  • 对扬天休:对答天子的美意。
  • 臣罔于家:臣子不顾家。
  • 聿来胥谋:一起来谋划。
  • 贼方跳梁:贼人正嚣张。
  • 不遑煖席:无暇暖席。
  • 亲秉旄钺:亲自持旄钺。
  • 勇气有激:勇气激发。
  • 我军张威:我军展现威势。
  • 六月于征:六月出征。
  • 载穷其巢:追击到贼巢。
  • 俘获十千:俘获一万。
  • 凯旋告劳:凯旋归来报告劳绩。
  • 昔若奄奄:过去像是奄奄一息。
  • 顽懦有廉:顽固懦弱的人也有廉洁。
  • 昔尚萎靡:过去还萎靡不振。
  • 萧公来严:萧公来严格治理。
  • 士皆作气:士兵都振作起来。
  • 侯谁记之:谁来记录这些。
  • 守臣周任:守臣周任。
  • 太史文之:太史记录下来。
  • 以奏成功:以报告成功。
  • 以告鼎彝:以告知鼎彝。

翻译

皇天眷顾恩德,赐予覆盖之地。遍布广阔的左右,这里两广地区,实为边远之地。顽固的民众聚集作乱,互相为帮凶。天子频繁关注南方,选拔重臣。安抚顺从者,诛杀叛逆者,都是圣明的仁政。韩公使用武力,以严格开始。朱公使用文治,能够和谐其中。文治和武力并重,现在将由这位公来执行。既和谐又放纵,治理久了就会衰败。习惯于姑息,如同病痿痹。天子说哎呀,看到这种情况不振作,谁能振作起来。只有这位萧姓官员,勤勉于仁爱、诚信、智慧、勇敢、文治和武力这六种德行。这六种德行,成就了他的功绩。统率六馆,奏报你的功绩。公对答天子的美意,臣子不顾家,一起来谋划。当时在桂林,开始兴事。贼人正嚣张,将骄兵敝。公无暇暖席,亲自持旄钺,勇气激发。用智慧先行,仁爱团结,诚信成功,我军展现威势。六月出征,追击到贼巢,俘获一万,凯旋归来报告劳绩。广人说,过去像是奄奄一息,中丞来作,顽固懦弱的人也有廉洁。广人说,过去还萎靡不振,萧公来严格治理,士兵都振作起来。文治和武力严格和谐,成自公今。谁来记录这些,守臣周任。周侯记录,太史记录下来,以报告成功,以告知鼎彝。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一位名叫萧公的官员在西征中的英勇与智慧,以及他对两广地区的有效治理。诗中通过对比过去的混乱与萧公治理后的秩序,突出了萧公的功绩。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天子的英明决策和对萧公的信任。整体上,这首诗既是对萧公个人的赞美,也是对天子治国理念的肯定,展现了明朝时期文武并重的治国策略。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