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周崦山中丞擢司寇二首

中丞凝不动声色,仗钺东西广寇平。 昨夜贯城光斗极,白云吟望得忘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丞:古代官名,相当于现在的省级高级官员。
  • 凝不:保持镇定,不动声色。
  • 动声色:改变表情或声音,表现出情绪。
  • 仗钺:手持斧钺,象征权威和军事指挥。
  • 东西:指东方和西方,泛指各地。
  • 广寇:泛指各地的盗贼或叛乱分子。
  • :平定,镇压。
  • 昨夜:此处指最近的消息或事件。
  • 贯城:穿透城池,比喻消息迅速传遍。
  • 光斗极:光芒照耀北斗星,比喻消息或事件非常显著。
  • 白云:象征高远和超脱。
  • 吟望:吟咏并远望,表达思念或感慨。
  • 忘情:超越情感,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

翻译

中丞镇定自若,不动声色,手持斧钺平定了四方盗贼。 昨夜消息迅速传遍,如同光芒照耀北斗星,我在白云间吟咏远望,心中忘却了情感。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中丞的镇定和权威,以及他平定叛乱的功绩。通过“凝不动声色”和“仗钺东西广寇平”描绘了中丞的冷静和果断。后两句则通过“贯城光斗极”和“白云吟望得忘情”表达了消息的迅速传播和诗人对中丞功绩的赞叹,以及自己超脱情感的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中丞的敬仰之情。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