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牛首山宵行呈同游冼司空罗江
宵征林路黑,七圣亦迷踪。
仆夫随老马,即与吾知同。
大智沛闻见,可以达天聪。
以兹登名山,步步超无穷。
旧游与新游,十载如梦中。
自得新景好,安知旧迹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宵征:夜间行走。
- 七圣:指传说中的七位圣人,这里泛指智者。
- 沛:充沛,丰富。
- 天聪:天赋的智慧。
- 登名山:攀登著名的山峰。
- 超无穷:超越无尽的境界。
- 旧游:以往的游览经历。
- 新游:新的游览体验。
- 自得:自然而然地感到满足或快乐。
翻译
夜间在漆黑的林间小路上行走,即使是七位圣人也会迷失方向。 跟随老马的仆人,就如同我一样,能够找到正确的道路。 丰富的知识和见识是大智慧的体现,能够通达天赋的智慧。 凭借这些,我们可以攀登名山,每一步都超越无尽的境界。 旧时的游览和新近的体验,十年的时光如同一场梦。 自然地感到新的景色美好,又怎会知道旧时的痕迹已经消失。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夜间行走在林间小路的场景,表达了对于智慧和经验的赞美。诗中“七圣亦迷踪”与“仆夫随老马”形成对比,强调了经验和智慧的重要性。后文通过“登名山”和“超无穷”的意象,展现了不断探索和超越的精神。结尾处对“旧游”与“新游”的感慨,以及对“新景好”与“旧迹空”的领悟,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新事物的接纳和对旧时光的怀念。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过永淳县除夕夜宿道庄与潘黄门对酌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题陈郎中哀挽卷并跋尾一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喜觉山洪大巡来访朱明洞天遂讲于青霞洞次来韵答之 》 —— [ 明 ] 湛若水
- 《 至衡州作怀祝岣嵝宪副 》 —— [ 明 ] 湛若水
- 《 早发不博驿次韵 》 —— [ 明 ] 湛若水
- 《 赠大理丞林次厓考绩之京 》 —— [ 明 ] 湛若水
- 《 答陈子望诸生求言 》 —— [ 明 ] 湛若水
- 《 高氏祖庙诗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