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旧有二程先生祠荷侍御提学娄公克让许修复之偶于婺源陈简教谕处得克让往年过博野祠下之作因借韵一首奉寄
伊水渊源出未穷,故乡尸祝礼何丰。
能崇命世真儒庙,全仗分司御史功。
伫见门墙登士子,岂徒伏腊走村翁。
他时胜迹书图志,定把新安比洛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新安:地名,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 二程先生祠:指供奉程颢、程颐的祠堂。
- 荷侍御提学娄公克让:荷侍御,官职名,提学,管理教育的官员;娄公克让,人名。
- 婺源:地名,今江西省婺源县。
- 简教谕:官职名,负责教育指导。
- 博野:地名,今河北省博野县。
- 伊水:河流名,位于河南省。
- 渊源:指事物的根源或起源。
- 尸祝:古代祭祀时对尸的尊称。
- 命世:指有杰出才能和影响的人。
- 分司:官职名,负责分掌事务。
- 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
- 门墙:指学校或学术的门庭。
- 伏腊:古代祭祀名,伏日和腊日的祭祀。
- 村翁:村中的老人。
- 胜迹:著名的古迹或风景。
- 图志:地图和地方志。
- 新安:指新安县,与洛崇(洛阳)相对应,表示新安的地位和重要性。
翻译
新安县有着供奉程颢、程颐的祠堂,荷侍御提学娄公克让曾许诺要修复它。偶然间在婺源的简教谕那里得到了克让往年经过博野祠堂时的作品,因此借用其韵脚写了一首诗寄给他。
伊水的源头深远无尽,故乡对尸祝的礼仪是多么丰富。能够推崇那些真正有杰出才能和影响的儒者庙宇,全靠分司御史的功劳。期待着学校里能培养出优秀的学子,岂止是在伏日和腊日时让村中的老人来走动。将来这些著名的古迹会被记录在地图和地方志中,定会将新安县比作洛阳那样崇高。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新安县二程先生祠的重视和对修复工作的期待。诗中通过对比伊水的渊源和新安的文化底蕴,强调了新安在文化历史上的重要性。同时,诗人对娄公克让的修复承诺表示赞赏,并期待通过修复工作,新安的文化教育能够得到振兴,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最后,诗人预见新安的胜迹将被载入史册,与洛阳相媲美,展现了诗人对新安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