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开宴南山宗贤毕集燕后閒步坟庵水次偶成赠同行诸君子
初向南山见月圆,笑谈相对欲忘眠。
他乡每岁思千里,好友今宵共一筵。
人影渐分山寺侧,蛩声多近石梁边。
眼前又作朝天计,同步沙头在几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山:指宴会地点附近的南山。
- 宗贤:指同宗的贤人,即同族中的才德之士。
- 毕集:全部聚集。
- 燕后:宴会结束后。
- 閒步:悠闲地散步。
- 坟庵:指墓地旁的庵堂。
- 水次:水边。
- 蛩声:蟋蟀的叫声。
- 石梁:石桥。
- 朝天计:指向朝廷进发的计划,即赴京任职的打算。
- 沙头:沙滩边。
翻译
初见南山之上的圆月,欢声笑语中几乎忘记了睡眠。 在异乡每年思念千里之外的家乡,而今宵好友们却能共聚一堂。 人影逐渐分散在山寺的旁边,蟋蟀的叫声频频靠近石桥边。 眼前又有了赴京的打算,不知我们还能在沙滩边共同漫步多少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夜宴后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同宗好友共度佳节的喜悦,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淡淡忧虑。诗中“初向南山见月圆”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又通过“月圆”象征团圆,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后文通过“人影渐分”和“蛩声多近”等细腻描写,传达了夜深人静时的宁静与思索。结尾的“朝天计”与“同步沙头在几年”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不舍,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