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阙里:古代指帝王的居所,这里指文公的故里。
- 庭参:在庭前参拜,表示尊敬。
- 气数:命运,天命。
- 虹井:传说中的井,因井水能映出彩虹而得名,象征吉祥。
- 仪刑:典范,榜样。
- 晦庵:指文公的居所,也可能是文公的别号。
- 尘锁断碑:尘土覆盖的断裂石碑,指历史的遗迹。
- 劫火:佛教用语,指世界毁灭时的大火,这里比喻历史的变迁。
- 祥岚:吉祥的云气。
- 正心诚意: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指端正心态,真诚无伪。
- 三复:反复思考。
翻译
在文公的故里,我听到了洛水的传说已经传到了南方,我这个后生有幸在这里庭前参拜。一时间,气数似乎还存留在那传说中的虹井,万古的典范和榜样令人仰望晦庵。尘土覆盖的断裂石碑上还残留着历史的劫火,而周围的山峦围绕着新庙,拥抱着吉祥的云气。正心诚意的教诲依然在耳,我反复思考却无法完全领悟,只能自愧不如。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文公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沉思。诗中,“洛水初传道己南”展现了文化的传播,而“后生何幸此庭参”则体现了诗人对能在此地参拜的荣幸。诗中通过对“虹井”、“晦庵”等意象的描绘,传达了对文公及其思想的崇敬。末句“三复无能祗自惭”则反映了诗人对自我修养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儒家“正心诚意”的思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思考。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木假山与李符卿士钦联句二首 》 —— [ 明 ] 程敏政
- 《 成化癸夘冬至谒陵与李宾之学士联句二十首其一宾之约德胜关土城寺候同行予误出安定关土城过道赴约 》 —— [ 明 ] 程敏政
- 《 施秋官彦器公务至休宁汝彝黄司训过予请同登齐云岩中道值雨少饮阳山寺作时立春前五日 》 —— [ 明 ] 程敏政
- 《 仆家徽之篁墩有晋循吏陈忠臣之祠第在焉土人尝更名黄以避巢贼之荼毒袭称至今仆近复篁墩之号而翰长镜川先生作十绝非之仆亦未敢以为是也谨次韵随章奉答幸终教之 》 —— [ 明 ] 程敏政
- 《 送徐用和御史调平凉镇原县令 》 —— [ 明 ] 程敏政
- 《 送都宪左公廷珍巡抚辽东 》 —— [ 明 ] 程敏政
- 《 六年考满日偶成 》 —— [ 明 ] 程敏政
- 《 题四鸽图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