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元日试笔四首

眼见增崇企德祠,重来不觉鬓成丝。 阳和一转当今日,文运中兴仰盛时。 谁起邹郎新换律,我惭洛党旧分支。 寒阶草色无人会,伫立东风有所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壬子: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这里具体指某一年的名称。
  • 元日: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 试笔:尝试写作,这里指在新年之际写下诗句。
  • 增崇:增加高度,这里指对德行的崇敬之情加深。
  • 企德祠:供奉有德之人的祠堂。
  • 鬓成丝:形容头发已经花白,比喻年纪已大。
  • 阳和:春天的温暖气息。
  • 文运中兴:文化或文学的繁荣复兴。
  • 仰盛时:仰望并期待着这个繁荣的时代。
  • 邹郎:指邹衍,战国时期的著名学者,这里借指有才华的人。
  • 换律:改变规律,这里指创新或改革。
  • 洛党:指洛阳一带的文人集团,这里可能指作者所属的文学团体。
  • 旧分支:原有的派别或分支。
  • 寒阶:寒冷的台阶。
  • 草色:草的颜色,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 伫立:长时间站立。
  • 东风:春天的风。

翻译

在新年的第一天尝试写下这些诗句,我看到对德行的崇敬之情更加深厚,再次来到这里,不知不觉间我的头发已经花白。春天的温暖气息从今天开始转变,我们期待着文化或文学的繁荣复兴,仰望着这个繁荣的时代。谁能像邹衍那样带来新的变革,我则惭愧于自己所属的洛阳文人集团中的旧有派别。寒冷的台阶上,草色初现,却无人理解,我站在春天的风中,心中有所思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新年之际的感慨与思考。诗中,“眼见增崇企德祠”一句,既表达了对德行的崇敬,也暗示了时代的变迁。通过“鬓成丝”的自述,作者展现了自己的老态,而“阳和一转”则寄寓了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邹郎新换律”和“洛党旧分支”的对比,表达了对文化创新的渴望与对自身局限的反思。结尾的“寒阶草色无人会,伫立东风有所思”则以景结情,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孤独与深思。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