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

长鱼有奇种,运鬣翳南溟。 一朝生羽翼,九万起云程。 二仪范淑质,日迈月斯征。 霜风吹百草,百草为不馨。 愿言自栽培,不逐众衰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运鬣(yùn liè):指鱼鳍,这里比喻鱼的动作或状态。
  • (yì):遮蔽。
  • 南溟(nán míng):指南方的海洋。
  • 羽翼:翅膀,比喻能够飞翔的能力。
  • 九万:极言其高远。
  • 起云程:比喻开始远大的旅程。
  • 二仪:指天地。
  • 范淑质:指天地间的善良品质。
  • 日迈月斯征:形容时间的流逝。
  • 霜风:寒冷的风。
  • 愿言:希望。
  • 自栽培:自我培养,自我提升。
  • 不逐众衰荣:不随大流,不随波逐流。

翻译

有一种奇特的鱼,它的鳍在南方的海洋中自由摆动。 一旦它长出了翅膀,就能飞向九万里的高空,开始它的云端之旅。 天地间孕育着善良的品质,随着日月的更替而不断前行。 寒冷的风吹过,百草失去了芬芳。 希望自己能够自我培养,不随波逐流,不随众生的兴衰而变化。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种奇特的鱼,表达了作者对于自我提升和不随波逐流的向往。诗中,“长鱼”象征着有潜力和能力的人,而“生羽翼”和“九万起云程”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潜力和能力的释放,以及随之而来的远大前程。后半部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自我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在变化无常的世界中保持独立和坚韧的品格。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充满了哲理和启示。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