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南渠奉诏终养
王母垂百龄,王子瞻云起。
自兹一日养,岂以三公比。
孝子是忠臣,圣明重孝理。
疏入赐俞允,金紫归闾里。
孝弟人人同,尧舜一而已。
天子崇百年,村落走童稚。
招呼天姥精,寿酒从头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王母:指王子的母亲。
- 百龄:百岁,指高龄。
- 瞻云起:仰望云起,比喻思念远方。
- 三公:古代官职,指太师、太傅、太保,是最高的官职。
- 圣明:指皇帝。
- 疏入:上疏,即上书给皇帝。
- 赐俞允:得到皇帝的批准。
- 金紫:金印紫绶,古代高官的服饰。
- 闾里:家乡。
- 孝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 尧舜:古代的贤明君主。
- 童稚:小孩。
- 天姥精:天姥山的神灵,此处可能指长寿的象征。
- 寿酒:庆祝长寿的酒。
翻译
王子的母亲已经高龄百岁,王子望着云起,心中思念。 从此以后,他每日尽孝,岂能以三公之位相比。 孝子即是忠臣,圣明的皇帝重视孝道。 上疏给皇帝,得到了批准,带着金印紫绶回到家乡。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人人都能做到,尧舜也只是如此。 皇帝崇尚长寿,连村落中的小孩也知道。 招呼天姥山的神灵,寿酒从头上开始敬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孝道的推崇和对皇帝圣明的赞颂。诗中,“王母垂百龄”一句,既描绘了王子的母亲高龄的形象,也暗示了王子对母亲的孝心。后文通过“孝子是忠臣”和“圣明重孝理”等句,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并赞扬了皇帝对孝道的重视。最后,通过描绘村落中童稚庆祝长寿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孝道和长寿的主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孝道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意。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四居吟 》 —— [ 明 ] 湛若水
- 《 喜觉山洪大巡来访朱明洞天遂讲于青霞洞次来韵答之 》 —— [ 明 ] 湛若水
- 《 书赠户曹曾罗江 》 —— [ 明 ] 湛若水
- 《 过南安峡江下滩多石 》 —— [ 明 ] 湛若水
- 《 王地官云吾名健字于行请赞小诗 》 —— [ 明 ] 湛若水
- 《 送符生士亨还南昌三章 》 —— [ 明 ] 湛若水
- 《 与罗朝选儒能河洛真数送之端州 》 —— [ 明 ] 湛若水
- 《 送龚沙溪宪长迁湖广石辖歌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