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小华:此处指小华山,可能是对某座较小的华山的称呼。
- 西华:指西华山,可能是对某座较大的华山的称呼。
- 何所分:有什么区别。
- 究竟:最终,到底。
- 无疆界:没有界限。
- 本同天:本来就是同一片天空。
- 无穷天理教:无尽的天道和道理。
- 突过:超越。
- 希夷:古代道家哲学中的概念,指无形无象、无声无色的境界。
翻译
小华山与西华山,大小之间有何区别? 最终看那西华山的月亮,也不过是小华山的云。 云和月没有界限,南北本来就是同一片天空。 无穷的天理和道理,超越了希夷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小华山与西华山,探讨了大小、界限与天理的关系。诗人认为,尽管山有大小之分,但它们所见的月亮和云彩并无本质区别,因为它们都属于同一片天空。这种观察引发了对天理无穷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统一性和天道深远的认识。诗中“云月无疆界,南北本同天”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哲学思考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统一性的深刻洞察。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饮南雄张太守忠爱堂即席赋 》 —— [ 明 ] 湛若水
- 《 早出仪凤门过狮子山有感而作 》 —— [ 明 ] 湛若水
- 《 贺银台张东瀛先生生孙 》 —— [ 明 ] 湛若水
- 《 叠韵酬洗奕倩 》 —— [ 明 ] 湛若水
- 《 再宿莲洞作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韵姚泽山侍御江门钧台之作因以赠别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闻同志诸贤有欲赴观北戒坛者讶之作韵语 》 —— [ 明 ] 湛若水
- 《 洪器之梓寿亲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