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锡山秦处士七十

山中谁与乐尧年,白发新秋作寿筵。 礼客情深茶胜酒,起家功重笔为田。 鹊桥纵近宁需巧,鹤算能长不叩仙。 雏凤暂归恩正洽,为君先赋大椿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锡山:山名,在今江苏省无锡市。
  • 处士:古时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
  • 尧年:比喻太平盛世。
  • 寿筵:庆祝长寿的宴席。
  • 起家:指创立家业。
  • 笔为田:比喻以文笔为生。
  • 鹊桥:传说中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天桥。
  • 鹤算:指长寿。
  • 雏凤:比喻有才华的年轻人。
  • 大椿:古代传说中的长寿树,比喻长寿。

翻译

山中谁能有幸享受这太平盛世,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新秋时节举办寿宴。 待客之情深厚,茶香胜过酒香,以文笔为生,功勋卓著。 即使七夕的鹊桥近在咫尺,也不需要巧合,因为长寿自然不需要求仙。 年轻的才子暂时归来,恩宠正浓,因此我先为你赋诗庆祝这长寿之喜。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秦处士长寿和才华的赞美。诗中,“山中谁与乐尧年”描绘了秦处士在山中享受太平盛世的宁静生活,“白发新秋作寿筵”则具体描绘了寿宴的场景,展现了秦处士的尊贵和受人尊敬。后两句通过“鹊桥”和“鹤算”的比喻,巧妙地表达了秦处士长寿和不需要外力帮助的自信。最后两句则通过“雏凤”和“大椿”的比喻,进一步赞美了秦处士的才华和长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秦处士的敬仰和祝福。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