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方伯为予言藩省门对吴山有白鹭群飞朝去暮来日以为常因识以诗且将绘图以传遂次韵一首

侵晓来从杜若洲,晚风吹过紫薇楼。 水田漠漠翻晴雪,尘海茫茫点白沤。 终日往还如有约,随时啄宿本无求。 清班高处君曾立,未许吴山得久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侵晓:接近天亮的时候。
  • 杜若洲: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紫薇楼:楼名,可能为某处官署或文人的居所。
  • 水田:种植水稻的田地。
  • 漠漠:形容水田广阔无边的样子。
  • 翻晴雪:比喻水田中的水稻在风中摇曳,像翻滚的白色波浪。
  • 尘海:比喻人世间的纷扰和繁忙。
  • 白沤:白色的泡沫,这里比喻白鹭。
  • 啄宿:啄食和栖息。
  • 清班:清高的官职或地位。
  • :对阎方伯的尊称。
  • 未许:不允许。

翻译

清晨时分,从杜若洲出发,晚风轻拂过紫薇楼。水田广阔,稻浪翻滚如晴空下的白雪,人世间繁忙纷扰,白鹭如同点点白沫在其中飞翔。它们整天往返,似乎有所约定,随时啄食栖息,本无过多追求。你曾经站在高高的清班之上,但吴山的美景却不允许你长久停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白鹭在水田中自由飞翔的景象,通过“水田漠漠翻晴雪”和“尘海茫茫点白沤”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尘世的差异。诗中“终日往还如有约,随时啄宿本无求”表达了白鹭的自在与无求,与“清班高处君曾立”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超脱。最后一句“未许吴山得久留”则带有对美景的留恋与无奈。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