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淳安刘尹仲和兼呈大司空胡公大参应公诸乡旧
淳安曾是歙东乡,地主相留合尽觞。
梅雨势添溪涨恶,竹禽声助野歌长。
坐惭师席亲元老,语及名途笑漫郎。
他日重来订乡约,一廛容我寄渔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淳安:地名,今浙江省淳安县。
- 歙东乡:歙县东部的乡村,歙县位于今安徽省黄山市。
- 地主:指当地的主人或官员。
- 合尽觞:一起畅饮。
- 梅雨:指江南地区春末夏初的连续阴雨天气。
- 溪涨:溪水因雨水增多而上涨。
- 竹禽声:竹林中的鸟鸣声。
- 野歌:田野间的歌声。
- 坐惭师席:坐在席上感到惭愧,指在尊长面前感到自己学识不足。
- 亲元老:亲近资深的老人或官员。
- 名途:仕途,官场。
- 漫郎:指放荡不羁的人。
- 乡约:乡间的约定或规章。
- 一廛:一户人家。
- 渔榔:渔人捕鱼时用的木棒,这里指渔人的生活。
翻译
淳安曾是歙县的东乡,当地的主人留我共饮,我们畅饮至尽。梅雨季节,雨水使得溪水上涨,声势汹涌,竹林中的鸟鸣声似乎在助长田野间的歌声,使其更加悠长。坐在尊长面前,我感到自己学识不足,与他们谈论到官场的事情,我只能笑着自嘲。将来有一天,我会再次回到这里,与乡里的老友们重订乡约,希望有一户人家能让我寄居,体验渔人的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淳安的一次离别场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如梅雨、溪涨、竹禽声,营造了一种田园诗意的氛围。诗中“坐惭师席亲元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尊长的敬重与自谦。而“语及名途笑漫郎”则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淡然与自嘲。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乡间找到一片宁静的栖息之地。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