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屠朝宗都宪见赠之什

久幸斯文号一家,我惭学海望中赊。 修鳞合附风雷起,朽木那堪雨露加。 讲幄寸衷看日稿,宦途多病数年华。 缁衣可续知公意,不负崇班帝汝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斯文:指文化或文学。
  • 学海:比喻学问的广大无边。
  • :遥远。
  • 修鳞:指有才能的人。
  • 合附:应该。
  • 风雷:比喻巨大的力量或变化。
  • 朽木:比喻无用或无能的人。
  • 雨露:比喻恩泽或帮助。
  • 讲幄:指讲学的地方。
  • 寸衷:指内心。
  • 日稿:日常的讲稿。
  • 宦途:官场生涯。
  • 多病:多次生病。
  • 数年华:计算岁月。
  • 缁衣:黑色的衣服,这里指官服。
  • 崇班:高官。
  • 帝汝嘉:皇帝对你的嘉奖。

翻译

长久以来,我们以文学为家,我自愧在广阔的学问海洋中望而却步。有才能的人应该乘风破浪,而我这样的无用之人怎能承受更多的恩泽呢?在讲学的地方,我每日都在审视自己的内心,官场生涯中多次生病,计算着流逝的岁月。我知道你愿意继续穿着官服,这表明你对我的认可,没有辜负皇帝对你的嘉奖。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敬畏和对自身能力的自谦。诗中,“学海”与“赊”形象地描绘了学问的深广与个人的渺小,而“修鳞”与“风雷”则对比了有才能者的飞跃与自己的无能。后两句则透露出作者对官场生涯的疲惫和对皇帝嘉奖的感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官场的深刻感悟。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