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夫还婺源

多病劬书感二毛,喜渠同志为书劳。 聊将简册酬斯世,一任高贤笑我曹。 谱恊欧苏先绣梓,文徵殷夏几挥毫。 山堂与订重来约,莫待西风入缊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劬书:勤学苦读。
  • 二毛:指头发斑白,形容年老。
  • :他。
  • 简册:书籍,这里指学问。
  • 欧苏:指欧阳修和苏轼,两位宋代文学家。
  • 绣梓:刻印书籍,这里指编纂书籍。
  • 文徵:文采的征象,指文学创作。
  • 殷夏:指古代的商朝和夏朝,这里泛指古代。
  • 挥毫:书写,作画。
  • 山堂:山中的居所,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 重来约:再次相见的约定。
  • 缊袍:用乱麻做絮的袍子,古代贫者之衣。

翻译

我因多病而勤学苦读,感慨自己已头发斑白,高兴的是有他这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为我分担劳苦。我只能通过学问来回报这个世界,即使高人嘲笑我们这些平凡之辈也无所谓。我们共同编纂的书籍,已经按照欧阳修和苏轼的风格刻印完成,文学创作也追溯到古代商夏时期,多次挥毫创作。在山中的居所,我们约定再次相见,不要等到秋风起时,我穿着贫者的袍子。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劬书”和“二毛”描绘了诗人勤奋学习却已年老的形象,而“渠同志为书劳”则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后两句诗则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自信和对世俗的淡然态度。最后,诗人通过“山堂与订重来约”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而“莫待西风入缊袍”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珍惜当下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信念。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