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铨(quán):古代指选拔官员的考试。
- 行云:飘动的云彩。
- 桥门:指学府的门,这里比喻学府。
翻译
近斋高卧不参加选拔考试,为何不搬家到靠近学府的村庄呢? 流水和行云都在模仿我,奇峰环绕着学府的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湛若水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近斋高卧不从铨”一句,表明了诗人不愿参与世俗的选拔考试,选择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后两句“流水行云皆学我,奇峰环立侍桥门”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以及对学府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学问的和谐统一的追求。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九思九歌 》 —— [ 明 ] 湛若水
- 《 赠屠文厚侍御清戎南广 》 —— [ 明 ] 湛若水
- 《 奉和何古林侍御三月廿日居樵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朔风 》 —— [ 明 ] 湛若水
- 《 祁门汪茂才可立久住九华来寿予以太极章答之 》 —— [ 明 ] 湛若水
- 《 同洪觉山方时素与曾廓斋为罗浮之游遂饯别江门钓台因以为赠 》 —— [ 明 ] 湛若水
- 《 先期史恭甫来同游茅山,家人已迎至镇江矣,月十二日也。意其连夜归报速来,予已到山二日,至望之暮,犹未至,岂为泥雨所阻欤?或赈饥之务未暇欤?未可知也,因作二诗唁之。其一 》 —— [ 明 ] 湛若水
- 《 寿冢宰致仕三原王先生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