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息斋平章画著色竹御屏

· 张昱
此君有逸韵,翠佩而长裾。 遭彼列仙人,授以鸿爪书。 把玩犹未解,倏焉淩空虚。 化为九凤雏,其声杂笙竽。 煌煌蓟丘公,描写登画图。 丹青照屏帷,如对古丈夫。 乃知庙堂上,一日不可无。 至今伶伦氏,见之为踟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逸韵:超凡脱俗的风韵。
  • 翠佩:翠绿色的玉佩,此处形容竹子的颜色。
  • 长裾:长袍的下摆,比喻竹子的形态。
  • 列仙人:指传说中的仙人。
  • 鸿爪书:指仙人传授的神秘文字。
  • 把玩:欣赏、玩味。
  • 淩空虚:凌空飞翔。
  • 九凤雏:传说中的神鸟凤凰的幼鸟。
  • 杂笙竽:笙和竽是古代的乐器,此处形容声音悦耳。
  • 煌煌:光彩夺目的样子。
  • 蓟丘公:指李息斋,蓟丘是他的号。
  • 描写:此处指绘画。
  • 丹青:绘画用的颜料,代指绘画艺术。
  • 屏帷:屏风和帷幕。
  • 古丈夫:古代的英俊男子。
  • 庙堂:朝廷,指国家的重要场所。
  • 伶伦氏:传说中黄帝的乐官,此处泛指音乐家或艺术家。
  • 踟蹰:徘徊不前,犹豫不决。

翻译

这竹子有着超凡脱俗的风韵,翠绿如玉佩,形态似长袍下摆。它遇到了传说中的仙人,被传授了神秘的鸿爪书。我欣赏着这神秘的文字,还未完全理解,它就凌空飞翔而去。它化作了九只凤凰的幼鸟,其声音如同笙竽般悦耳。光彩夺目的蓟丘公,将这一切绘成了画卷。画中的色彩照亮了屏风和帷幕,仿佛面对着古代的英俊男子。在朝廷之上,这样的画作一日不可缺少。至今,每当艺术家们见到这幅画,都会徘徊不前,犹豫不决。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竹子与仙人的奇遇,以及蓟丘公的绘画艺术,展现了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神话元素,如仙人、鸿爪书、九凤雏等,构建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艺术世界。通过对竹子的赞美和对绘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高雅艺术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