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药舟,为湖州沈玉泉架阁赋

· 张昱
溪上香吹白藕花,沈郎舟楫自为家。 双鬟荡桨乘流去,小榼留人易日斜。 采得绿荷成野服,博来红米是丹砂。 綵鸾韵写松烟墨,不与青蛇道士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舟楫 (zhōu jí):船只。
  • 双鬟 (shuāng huán):古代女子的发髻样式,这里指代女子。
  • (kē):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
  • 野服 (yě fú):指非正式的、随意的服装。
  • 丹砂 (dān shā):朱砂,古代用作颜料或药材。
  • 綵鸾 (cǎi luán):彩色的凤凰,这里指代书写工具。
  • 松烟墨 (sōng yān mò):用松木燃烧产生的烟灰制成的墨,是古代书写的主要材料。
  • 青蛇道士 (qīng shé dào shì):指道士,这里可能指代与道士相关的某种交易或关系。

翻译

溪边的白藕花散发着香气,沈郎的船只成了他的家。 女子划着船顺流而去,小酒器留住客人直到日落。 采摘绿荷叶制成随性的服装,换来的红米如同丹砂。 用彩凤般的笔书写着松烟墨,不向青蛇道士赊账。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溪边生活的宁静画面,通过“舟楫自为家”展现了沈郎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诗中“双鬟荡桨”和“小榼留人”生动地描绘了日常生活的细节,而“采得绿荷成野服”和“博来红米是丹砂”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綵鸾韵写松烟墨,不与青蛇道士赊”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的生活哲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诗人张昱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