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瑟
锦瑟古之乐,造自轩辕间。
朱丝五十弦,柱列鹓鹭班。
中有洞庭水,白日兴波澜。
人文际昌期,出应清庙弹。
洋洋雅颂音,一唱而三叹。
神人既以和,凤鸟翔其翰。
圣明御天下,百灵咸仰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是一种古代的弦乐器。
- 轩辕:即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 朱丝:红色的丝线,这里指瑟的弦。
- 鹓鹭班:比喻排列整齐有序的样子,这里形容瑟的弦柱排列整齐。
- 洞庭水: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
-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 昌期:昌盛的时期。
- 清庙:古代帝王的宗庙,也泛指朝廷。
- 雅颂:《诗经》中的两部分,雅是周王畿的乐调,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 一唱而三叹:形容音乐或诗文优美,富有余韵,能使人一再叹赏。
- 凤鸟: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 翰:羽毛,这里指凤凰的羽毛。
- 百灵:各种神灵。
- 仰攀:仰望并攀附,表示尊敬和追随。
翻译
装饰华美的瑟,是古代的乐器,它的制造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红色的丝线构成了五十根弦,弦柱排列得像鹓鹭一样整齐有序。瑟声中仿佛有洞庭湖的水,白日里兴起波澜。在人文昌盛的时期,它出现在清庙中弹奏。洋洋洒洒的雅颂之音,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神人之间因此和谐,凤凰展翅飞翔。在圣明的天子统治下,百神都仰望并追随。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古代乐器瑟的华美与音乐的深远影响。通过描绘瑟的制作历史、弦柱的排列以及音乐的意境,诗人展现了瑟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诗中“洞庭水”、“白日兴波澜”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瑟音的宏大与深邃。结尾处提到“圣明御天下,百灵咸仰攀”,表达了对于圣明君主的赞美,以及对于和谐社会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开阔,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
张昱的其他作品
- 《 题桶底图 》 —— [ 元 ] 张昱
- 《 舟中寄谢别峰、南翁二尊师 》 —— [ 元 ] 张昱
- 《 题枯木竹石二首其一 》 —— [ 元 ] 张昱
- 《 访巢云子不值,留题 》 —— [ 元 ] 张昱
- 《 送冯以清知事赴成都右卫幕府 》 —— [ 元 ] 张昱
- 《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一 》 —— [ 元 ] 张昱
- 《 晏居,有怀徐一夔教授 》 —— [ 元 ] 张昱
- 《 雪庭,为龙华阁康上人赋 》 —— [ 元 ] 张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