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木歌,为褚本中赋,并寄徐一夔

· 张昱
树犹如此亲安在,岁月去人何迅速!陟岵陟屺望不及,入室升堂成宿昔。 劬劳未报弃诸孤,号泣旻天涕沾臆。走兽闻之失其群,飞鸟闻之堕其翼。 物之感也有如此,宜尔诸孤哀罔极。始丰先生辞馀力,文章今擅欧苏笔。 记成不忍再三读,未及终篇语呜咽。乃知人皆有父母,天性油然非染习。 孝思不匮永锡类,草偃风移而俗易。三复始丰记,击节为太息。 往求二木之所在,果然拔地俱千尺。孝子之父见手植,造物于斯有阴骘。 君不见东坡所记三槐堂,魏公德符在他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陟岵陟屺(zhì hù zhì qǐ):登上山丘,比喻思念父母。
  • 劬劳(qú láo):辛勤劳动。
  • 旻天(mín tiān):指秋天,这里泛指天空。
  • (yì):胸。
  • 罔极(wǎng jí):无边无际,形容极度的悲哀。
  • 始丰:人名,可能是一位文人。
  • 欧苏:指欧阳修和苏轼,两位著名的文学家。
  • 击节:敲打节拍,表示赞赏或激动。
  • 阴骘(yīn zhì):天意,天命。

翻译

树木依然,亲人何在?岁月流逝,人生何其迅速!登上山丘,思念不及,进入家门,仿佛昨日。 辛勤未报,父母已逝,哭泣向天,泪水沾湿胸膛。走兽闻之,失去群体,飞鸟闻之,坠落翅膀。 物之感动,亦是如此,你的孤儿,哀痛无边。始丰先生,文辞有余,文章今时,擅长欧苏之笔。 记成之后,不忍再读,未及终篇,语已哽咽。乃知人人,皆有父母,天性油然,非染习得。 孝思不竭,永受赐福,草随风移,而俗易变。三复始丰之记,击节赞叹,深感太息。 往寻二木所在,果然拔地千尺。孝子之父,见亲手植,造物于此,有天意存。 君不见东坡所记三槐堂,魏公德符在他日。

赏析

这首作品深情地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生境遇的对比,抒发了对父母的深切怀念和对孝道的推崇。诗人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感染力,通过对自然界动物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人类情感的普遍性和深刻性。结尾处提及的历史典故,不仅增添了诗的文化底蕴,也暗示了孝道和德行在历史长河中的永恒价值。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