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清晖

浔阳江色潮添满,彭蠡秋声雁送来。 南望庐山千万仞,共誇新出栋梁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浔阳江:即长江流经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的一段。
  • 彭蠡:即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
  • 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等于七尺或八尺。
  • 誇:夸赞。
  • 栋梁材:比喻能担当重任的人才。

翻译

浔阳江的潮水涨满了江面,鄱阳湖的秋风送来了雁群的鸣声。 向南远望庐山,那高耸入云的千万仞山峰, 人们共同夸赞那里新出的能够担当重任的人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浔阳江和鄱阳湖秋日的壮丽景色,通过“潮添满”和“雁送来”生动表现了江水的浩荡和雁群的迁徙。后两句转向庐山,以“千万仞”形容其高耸,进而引出人们对新出人才的赞誉,寓意深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开阔,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寄寓了人文之思。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