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昔昔盐蟠龙随镜隐

· 赵嘏
鸾镜无由照,蛾眉岂忍看。 不知愁发换,空见隐龙蟠。 那惬红颜改,偏伤白日残。 今朝窥玉匣,双泪落阑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鸾镜(luán jìng):指镜子,古代传说中鸾鸟喜欢照镜子,故称。
  • 蛾眉(é méi):指女子细长而弯曲的眉毛,这里代指女子的容貌。
  • 隐龙蟠(yǐn lóng pán):比喻镜子背面雕刻的龙形图案,这里暗指镜子被隐藏起来。
  • (qiè):满意,这里指适应或接受。
  • 红颜(hóng yán):指年轻女子的美貌。
  • 白日残(bái rì cán):指日暮时分,也比喻青春的逝去。
  • 玉匣(yù xiá):指装镜子的匣子。
  • 阑干(lán gān):指眼泪纵横的样子。

翻译

镜子无法照见,美丽的容颜又怎忍心去看。 不知道忧愁的头发已经更换,只见那镜子背面的龙形图案被隐藏。 怎能接受青春的容颜已变,偏偏又感伤这日暮时分的残阳。 今天打开装镜子的玉匣,双眼中泪水纵横。

赏析

这首诗通过镜子与女子容颜的比喻,表达了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哀愁。诗中“鸾镜无由照,蛾眉岂忍看”描绘了女子不敢面对自己容颜变化的无奈,而“隐龙蟠”则巧妙地暗示了镜子的隐藏,象征着女子不愿面对现实的心理。后两句“今朝窥玉匣,双泪落阑干”则直接抒发了女子对逝去青春的悲痛和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

赵嘏

赵嘏

赵嘏,生卒年不详,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公元835年前后在世。 ► 265篇诗文